如何测用眼习惯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0:06:21
请问你们知道如何来测用眼习惯吗?谢谢!

测用眼习惯就是测用那只眼比较多是吧?
这个很简单,你看自己的鼻子,看到左半就是用左眼多,看到右半就是用右眼多

不良用眼习惯的表现:
一、过近距离用眼:

当看近处物体时,为使物体能在视网膜上准确成像,眼睫状肌环行纤维就开始收缩,晶体悬韧带放松,晶状体借自身弹性向前面凸出,晶状体凸度变大,屈光力增强,这样,近处物体所发出的散开光线也能正好在视网膜上成像,人眼就能看清近处物体。眼的调节作用与年龄的关系十分密切。年龄越大,晶体调节力越小,其眼睛近点也越远。 长时间的近距离用眼,眼的调节过度使用,没有充足的剩余调节力供以备用,这样眼睛就容易疲劳,形成假性近视。久而久之,促使眼球前后径变长,形成真性近视,视力严重减退,有的还发展成高度近视。长期过近距离用眼是学生近视形成的最主要原因。

教育孩子们做到姿势正确,头正颈竖,身体正直,眼睛视线要与书本平面成直角要。注意三个距离:一尺、一拳、一寸。即读书写字时,眼与书本的距离要保持一尺以上;身体与课桌之间保持一个拳头的距离;握笔时手和笔尖要保持一寸的距离。

二、连续长时间用眼:

课业负担过重,为完成大量的功课,连续看书写字几小时不休息。这样连续长时间用眼,使眼的视力负担过重,没有放松休息的时候,眼内外肌持续紧张,循环不良眼压增高造成痉挛而逐渐形成近视眼。

三、走路、乘车时看书:

走路时手会时常晃动,乘车时车会不时颠动,书本与眼睛的距离就不断发生变化,两眼所看目标移动次数较多,视中枢收到的是个模糊影像。要想看清书上的字体,就得把书本靠近眼睛。在近视环境当中,也必须不断地改变眼睛的调节力度,才能看清字体。眼内肌持续紧张,很容易引起视疲劳和调节痉挛。

四、在强光或日光下看书、写字:

光线太强或太弱都会给眼睛带来不良影响。人通过放大或缩小瞳孔来调控进入眼内的光线。我们日常看书写字只需要100米烛光就可以了,而在太阳下看书,照明度可达8万~12万米烛光,是日常照明度的800~1000倍。另外,因为光线太刺眼,看一会儿,就觉得眼前到处是黑影,这是视网膜黄斑区受强光刺激后产生的后像作用。长期在强光下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