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小数点的资料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12:47:23

岂可“忽略”小数点

1999年10月21日,天津《今晚报》刊有沙叶新《胖的权利》一文。从标题到文字,一如沙先生的一贯行文风格,挥洒自如,妙趣横生,只是有一处,似乎有点经不起推敲。沙先生说他在国内是个胖子,到了美国就了瘦子:“我身上的那一点点肉,几乎是美国胖子身上的小数点,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这话的意思我能明白,沙先生的胖和美国人的胖不是一个等级的;但说沙先生身上的肉,成了美国胖子身上的小数点,未免有点匪夷所思;又说小数点可以“忽略不计”,则更是让人百思而不得其解。作为口语,有时会急不择言,可以原谅;书面文字恐怕还是要严谨一点,规范一点。

稍有数学常识的人都知道,小数点是整数和分数之间的一个小圆点,在它的左面是整数,右面是小数。根据统计需要,小数点右面的数字有时可以略去不计。注意:是略去不计,而不是忽略不计,这里有清醒和糊涂之分。但要略去不计,首先就要认准小数点在哪里,这是万万马虎不得的。如果小数点“忽略不计”,“82.45公斤”岂不成了“8245公斤”?我的妈呀!

在科学计量时,小数点非但不能“忽略不计”,连点错一位都不行。顺便说两个小例子:一本关于如何养鸡的书,在介绍防治鸡瘟药的配方时,点错了一个小数点,结果造成大量的鸡死亡。人们历来认为菠菜含铁量高,其实并非如此,那是有关人员在公布数据时,把小数点挪后了一位造成的

小数点的由来

南宋,数学家秦九韶(公元1202~1261年)在1247年(淳佑七年)着成『数书九章』十八卷.全书共81道题,分为九大类:大衍类、天时类、田域类、测望类、赋役类、钱谷类、营建类、军旅类、市易类。这是一部划时代的巨着,它总结了前人在开方中所使用的列筹方法,将其整齐而有系统地应用到高次方程的有理或无理根的求解上去,其中对「大衍求一术」〔一次同余组解法)和「正负开方术」〔高次方程的数值解法)等有十分深入的研究。其中的”大衍求一术”〔一次同余组解法),在世界数学史上占有崇高的地位。在古代<孙子算经>中载有”物不知数”这个问题,举例说明:有一数,三三数之余二,五五数之余二,七七数之余二,问此数为何?这一类问题的解法可以推广成解一次同余式组的一般方法.奏九韶给出了理论上的证明,并将它定名为”大衍求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