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无根草和红花果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6:25:20

无根草

  (一)根据近半年的实际调查发现所得,无根草虽无具一般高等植物的根,且其叶已退化成小型鳞片状,稀疏分布于茎上,但其养分及水分之获得,则完全靠侵入其他寄主体内强取豪夺,甚或严重地危害寄主,如造成金武扇、琼麻等的叶肉组织萎缩。
  (二)无根草藉以侵入寄主之器官为一类似毛毛虫足部盘状”吸器”。此外,无根草亦会缠绕寄主,以增加”吸器”吸附的面积,其攀缘性主为逆时针旋转(至目前为止之标本),尚未发现顺时针之标本。
  (三)限于时间、技术之不足,仅能对草本之无根草寄主加以徒手切片,于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其侵入寄主之情况,不同颜色之无根草,叶绿素分布情形及无根草崁入寄主并造成寄主肿大之情形,所得结果有下列三点:
  1.侵入情况随寄主之不同而有所差异。如:吸器穿透芦苇之叶、侵人小豇豆、滨水菜之髓、侵入马齿苋、落葵、醴肠、马鞍藤和甘薯之中,侵入苦楝、龙葵之表皮及皮层,侵入猩猩草韧皮部,侵入盐飘拂草等基本组织。
  2.其叶绿素分布情形,绿茎者:叶绿素集中在表皮,间杂着少量叶黄素等……等,叶黄素等之量渐增,茎的颜色便趋向于黄绿色,甚而形成金黄色,但并非完全无叶绿素,只是量少不足以影响叶黄素等呈现的色泽,亦因其除了由寄生根吸收水分和无机物外 ,也能由叶、茎中所含之叶绿素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故为半寄生植物。
  3.无根草崁入寄主形成肿大处之观察,发现其侵入至寄主之髓部,且造成该处组织有较同一寄主(仅是吸附以取得养料者之切片)输导组织排列紧密,且使木质部形成许多中空的组织异常变厚。
  (四)无根草的寄生,经观察并无专一性,可以说是在其势力范围内的植物均难逃被寄生生的危险,除非该处无根草的茎已老化,又其无大型叶及其无须大量自行制造养分,故极适合生长于滨海地区,亦因此所发现的群落均非常庞大,不易寻找其源头,尔在刚形成之群落中,所发现之源头,皆是侵入寄主,造成该处织异常的肿大。
  (五)无根草侵入寄主后,”吸器”便与寄主的运输组织相连通,以便获取养份(有切片相片为证),另亦发现有无根草自身的缠绕,而由一方形成”吸器”侵入。若将寄主与无根草分离,可在寄主被吸附处发现”吸器”侵入寄主表皮的痕迹。
  (六)在无根草的群落中,发现有异常增殖,形成平面化,逐渐加宽的现象,而非像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