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感想,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23:14:56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为学,吾必谓之学矣” 的读后感想200字。

一、这个“易”字,钱老大说有两种解释,一个是“改掉”,就是说用尊贤之心改掉好色之心;第二个是“平易”,就是尊贤心平了好色之心。而他自己则取了第一种。这个真的很有意思啊,可是我宁可取第二种,这里似乎涉及到一个对人性到底有多大信心,决心下的有多大的问题。我当然希望尊贤心可以改掉好色心,问题是,真的可以改掉吗?另一处证据就是“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老夫子也只是说好德“如”好色就不错了,也没敢说好德“胜过”好色啊。问题是这个“色”究竟是什么。似乎是一个“美”字。人都喜欢美好的东西,嫌恶丑的东西,人好德、好善,也是喜欢美啊,但悖论常常是真善美三者并非时时可以统一,甚至是基本没有统一的时候,所以王国维才有可爱的不真实,真实的不可爱的感慨。那么,当几者不能统一的时候,哪个更重要?丑陋的真实和虚幻的美丽之间相信哪个才对?我自己的感觉还是以真实为基础吧。不敢面对真实谈美善,只是自欺欺人而已。而且倘若真的平下心来接受看似不那么美的真实,丑陋的真实也就变得美好了,因为所谓不美的现实只是因为它不符合我们心中的期待,但现实没错,它始终在那里,始终是那样,错误的只是我们的认识和期待。死亡丑陋吧?但是难道死亡欺骗过谁吗?没有,它总在哪里,是我们骗自己,回避它,觉得它丑。真的诚实面对它了,坦然接受了,它也就美了。大化于天地间,何其美也!

回到好色的问题上。喜欢美丽没有错,一个外表美丽且蕙质兰心的女子哪个男人不喜欢呢?关键是常常只看到表面的美,虚幻的美。倘若对一个人如此,那么对整个世界、人生的看法也很难真的通透豁达。所以《棱严经》还是《棱伽经》就是以佛祖的弟子阿难困于美色为开端的。好色不是重点,问题是执著于所谓“美”者也常常会执著表面,难以看到“真如”本相。

但是即便如此,好色的心就真的可以改掉吗?以这个要求所有人似乎太苛刻了吧,当然这也是钱老大的可爱之处和儒生本色,要改就改个彻底。不过我还是觉得,能做到好德如好色已经不错了,要好德胜过好色,乃至于最终完全改掉好色,嘿,因人而异吧。何况有时对美之追求尽管常常虚幻,也并非没有保护和抚慰人心的作用,不是所有的心灵都坚强到足以承担现实之残酷与丑陋。美有时就如孙悟空用金箍棒给唐僧画的那个圆圈,把他保护起来。

二、为什么子夏说忠孝的时候用了“竭其力”、“致其身”,都是尽力的意思,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