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的名字由来.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14:00:52
能详细点最好..

江西庐山,天下名山也。它一山飞峙于江湖之间,饱含云雾之气,缭绕蒸腾,诡特奇妙,故以“不识庐山真面目”,名扬海内外。
“匡庐奇秀甲天下山”——白居易语。自古以来,庐山就被人们传为“神仙之庐”。庐山的得名也因为这些传说而确定下来了,而其他诸如匡山、康山?、辅山?敷山、以及敷浅原、天子都,天子鄣、南鄣山等名称却不大为人们所称道。为什么称之为“庐山”?有什么依据?千百年来宗教的面纱犹如这峭峰云雾,将庐山得名的“真面目”蔽匿于层层的“谜团”中,令人迷惑、费解。现在该是廓清迷雾,还庐山得名历史的真面目的时候了。
公元前126年,司马迁游历庐山,后来在《史记·河渠书》中写道:“余南登庐山,观禹疏九江”。这是第一次记下“庐山”这个名称,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庐山名称究意是怎样来的?这有种种传说,众说纷纭,概括起来,主要有三种:
一种传说,早在周朝时,有个名叫匡俗的人,在庐山学道求仙。周天子获悉了他的事迹,屡次请他出山相助,而匡俗却都潜入深山,逃避不去。后来,匡俗其人无影无踪了,传为成仙而去。人们便称匡俗所住的地方为“神仙之庐”,故名“庐山”。
另一种传说,也是周朝时,有位叫方辅的人,同老子李耳一道骑白驴入山炼丹,二人也都“得道成仙”,山上只留下一座空庐——“人去庐存”,因此称此山为“庐山”。
第三种传说,仍然是匡俗的故事,但时间、情节皆不同。时在汉初,匡俗的父亲东野王曾辅佐刘邦平定天下,不幸逝世朝廷为表彰东野王的功绩,便封其子匡俗于阳今鄱阳县一部分,号越庐君。越庐君匡俗酷爱道术,弃官入山学道求仙。这座越庐君学道求仙的山,被人们称为庐山。
上述三种传说,都与求仙有关。在古代,从秦始皇起,许多皇帝都相信方士之说,为使自己长生不老,常派人到各地求仙访药,故庐山这神秘的云雾,神秘的传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但这些传说虽然是文字所记载的,但均无确切的史实依据,很难使人相信。
匡俗、方辅一类传说,是道教与佛教争夺庐山的产物。东汉初年我国传入了佛教,东汉末年又正式建立了道教,两教都要依附名山。庐山从来就是一座名山,必然成为道教、佛教争夺的中心。道教为使庐山成为自己的洞天福地,竭力要把佛教从庐山排挤出去,所以编出种种传说,称这座山为“神仙之庐”为自己占据庐山提供历史根据。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