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北伐失败的原因中是否也有他指挥失误的因素请举实例证明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10:07:23
最好引用原文

以下是我所著《活着的三国》一书中“诸葛亮北伐何以未能成功”一节内容,贴在这里,供你参考:
北伐战争之所以屡屡受挫,关键问题出在战术上。具体地说,在战争进行过程中,蜀军犯了一系列错误,而这些错误大多与它的最高指挥者诸葛亮有直接的关系。诸葛亮发动了一场正确的战争,但由于他的错误指挥而将战争引向了失败。北伐不成,诸葛亮有着无可推卸的责任。
一、用人严重错误
关于诸葛亮用人的问题前人议论很多,有褒有贬。具体到北伐战争,诸葛亮的用人错误却十分明显。街亭之役,本是首度北伐的关键之战,但诸葛亮不顾刘备生前叮嘱及部下的坚决反对,以主观好恶破格起用马谡,致使马谡在街亭连续出错,被魏将张郃击败,葬送了胜利在望的大好局面;魏延是蜀汉军中屈指可数的智勇之将,身经百战,足智多谋,北伐时屡献奇策,但却因性格方面的原因而受到诸葛亮的排挤,置于军中而不能用,对北伐战争无疑是一个重大损失;杨仪本为文官,并不善于打仗,但此人极善处于人事之间,诸葛亮便对他倍加赏识,临终时竟将蜀汉大军的指挥权交给他,造成杨仪与魏延宿怨爆发,险些在蜀军内部形成火并。诸葛亮在用人问题上所犯错误是严重的,该用的不用,不该用的重用,错误如此集中,似乎不是一个失误所能概括。其间隐曲,史书不载,已难知其详,但诸葛亮用人错误对北伐战争的影响却是致命的。
二、主攻方向的选择上摇摆不定
诸葛亮北伐时,客观条件决定他出兵的方向比较单一,即非关中则陇西,非陇西则关中。但是,诸葛亮在主攻方向的选择上出现了较大失误,而且前后摇摆不定,目标始终无法确定。按照当时曹魏在关中及陇西地区的兵力部署看,肯定是重关中而轻陇西,诸葛亮以弱旅攻强敌,先击虚弱,再取核心,无疑是上佳选择。诸葛亮在首次北伐时,作出的选择是正确的。虽然因为错用马谡而功败垂成,但并不能据此就认为兵出陇西是错误的。但诸葛亮首度北伐失利后,却轻易改变了用兵方向。随后,诸葛亮一直在陇西及关中二地间徘徊,陇西不胜则攻关中,关中不胜则攻陇西,使曹魏对诸葛亮用兵的方略洞若观火,毫无奇略可言。如此用兵,何可获胜?
三、用兵过于求稳,缺乏奇变
诸葛亮本不善于行兵打仗,却又每每因个人性格谨慎而在战争进行过程中过于求稳,每战都想“十全必克”,因而对于部下一些颇具冒险精神的大胆设想常常采取排挤甚至压制的办法,一概弃置不用。诸葛亮基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