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的反封建思想和积极的社会意义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05:15:04

王实甫的杂剧《西厢记》有鲜明、深刻的反封建的主题。张生和崔莺莺的恋爱故事,已经不再停留在“才子佳人”的模式上,也没有把“夫贵妻荣”作为婚姻的理想。他们否定了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始终追求真挚的感情,爱情已被置于功名利禄之上。《西厢记》结尾处,在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正面地表达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的美好愿望,表达了反对封建礼教、封建婚姻制度、封建等级制度的进步主张,鼓舞了青年男女为争取爱情自由、婚姻自主而抗争。

《西厢记》之所以能成为元杂剧的“压卷”之作,不仅在于其表现了反对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进步思想,而且它在戏剧冲突、结构安排、人物塑造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崔莺莺、张生、红娘、老夫人都由于王实甫的卓越才能而成为不朽的艺术典型。

王实甫的《西厢记》问世以后,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其版本数量众多,流传至今的明清刻本约有一百种。明清两代的众多学者对《西厢记》评价很高,直到近现代,《西厢记》的各种版本依旧活跃在舞台上,备受人们的赞赏。

西厢记的反封建思想和积极的社会意义
元末明初,《西厢记》已被誉为“天下夺魁”,而且被尊为“春秋”,称“关氏春秋”或“崔氏春秋”?明嘉靖时李开先《词谑》?。为什么叫“春秋”?说法纷纭,其实意思很明白,无非是想把戏曲“小道”和正统经书并列。孔子作的《春秋》汉代就被列为“五经”之一。现在《西厢》居然也称“春秋”,不但是抬高身价,也含有反封建正统之意。明清戏曲家对《西厢》推崇备至:明代李贽赞它是“化工”?《焚书》?。王世贞说:“北曲固当以《西厢》压卷。”?《曲藻》?王骥德说:“实甫《西厢》,千古绝技。”?《曲律》?张琦说:“今丽曲之最胜者,以王实甫《西厢记》压卷。”?《衡曲麈谈》?清代李渔说王实甫“才人如天”?《闲情偶寄》?。至金圣叹那就更加赞到极端,说作者是“天地现身”?《金批第六才子书》?。还有许多剧作在不同程度上受《西厢记》的影响,元剧如郑德辉的《梅香》、《倩女离魂》,李好古的《张羽煮海》,白仁甫的《东墙记》,明人刘兑的《娇红记》杂剧,孟称舜的《娇红记》传奇等。明初周宪王有《金环记》,据《剧品》的作者祁彪佳说:“刻意拟西厢”,“便不及西厢远矣”。足见其对戏剧创作影响之深。

《西厢记》的版本,现知明代有六十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