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传染病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07:26:22

传染病

infectious diseases

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类疾病。病原体中大部分是微生物,小部分为寄生虫,寄生虫引起者又称寄生虫病。有些传染病,防疫部门必须及时掌握其发病情况,及时采取对策,因此发现后应按规定时间及时向当地防疫部门报告,称为法定传染病。中国目前的法定传染病有甲、乙、丙3类,共35种。

传染病的特点是有病原体,有传染性和流行性,感染后常有免疫性。有些传染病还有季节性或地方性。传染病的分类尚未统一,有人按病原体分类,有人按传播途径分类。传染病的预防应采取以切断主要传播环节为主导的综合措施。传染病的传播和流行必须具备3个环节,即传染源(能排出病原体的人和/或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传染他人的途径)及易感者(对该种传染病无免疫力者)。若能完全切断其中的一个环节,即可防止该种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各种传染病的薄弱环节各不相同。在预防中应充分利用。除主导环节外对其他环节也应采取措施,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预防各种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所引起的一类疾病,能在人群中引起局部的或广泛的流行。传染病的病理过程决定于病原微生物的性质和机体的反应,以及是否及时适当的治疗。

引起传染病的病原微生物有病毒、立克次体、支原体、细菌、真菌、寄生虫等。这些病原体的生物学特性不同,引起病变的机制不同,侵袭的器官也不同。病原体侵入机体的途径不同,如经皮肤、粘膜或由血液扩散至体内。有的病原体长期潜伏,有的进入体内即生长繁殖,产生对机体有害物质,影响机体局部或全身的功能和形态变化,引起疾病。

机体对入侵的病原体多有积极的反应。皮肤、粘膜对于病原体是第一道屏障,不但具有机械的隔离阻挡作用,尚有其它因素作用于病原体,如局部pH,分泌物的各种酶和分解产物,均不利于病原体的繁殖和侵袭。病原体进入体内后,机体的免疫应答系统即积极反应,调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同时引起局部或全身的炎症反应。不同病原体引起病理改变的基本性质属于炎症范畴。因此传染病的局部和全身反应的变化规律和炎症的规律基本相同。随着病变的发展,临床也出现潜伏期、前驱期、发病期和愈复期。病变发展过程和病程及病原体的数量、毒力以及机体免疫功能和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