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个朝代有不杀士大夫的惯例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20 03:11:28

哪个朝代都有杀过士大夫,尤其是换皇帝的时候。
如果是说哪个朝代在表面掩饰得好的话,那就是宋朝了。

宋朝。自宋太祖起就特别尊重文人。苏轼乌台诗案,放别的朝代准杀头,最后只判了一个流放。
魏晋南北朝时期那么黑暗,屈死的士人还少么,曹魏的嵇康,晋朝的陆机、刘琨,南朝宋的鲍照、谢灵运,南齐的谢朓……

历史上只有不杀言官的朝代,却绝对没有不杀士大夫的特例!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句话,出自春秋时期成书的《礼记》。自秦汉以来,对这句话的解释都是“庶人没有资格受礼遇,大夫拥有特权不受刑”,把“下”作“下到”,“上”作“上到”解。这种解释,与原话的本来意义是违背的,这是“以封建的特权观念去解释带有原始性质的、以天神报这为根据、以血缘宗亲行正义的远古刑礼观的一种误解”。
首先,从先秦人的字句上看,“上”“下”二字,意作鄙视、重视。如“以高下下,以男下女”,其高下之之间的“下”与男女之间的“下”,均为卑贱意。《论语》的“惟上智下愚不移”,其“上”与“下”也作重轻意解。《礼记》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其“上”“下”二字取义,与上列句式相同,意为尊卑之意。
其次,从血缘宗亲社会的刑礼观上看,远古时代,社会的所有成员,为了本血缘宗亲的兴旺发达,子孙繁衍,都要严守人所共循的礼制刑法,谁也不能特珠。尧舜时,舜让鲧治理水患,鲧没有治好,鲧就受到了死刑处分。舜让位于禹后,禹对于执法刑父的皋陶不但重用,而且友情胜旧。当时刑礼保持公正与威严,即便是首领也不例外。所以这句话,应为“礼不卑庶人,刑不尊大夫”。
当然,这句话到了封建社会变成了因人论罪,礼成了尊上卑下、刑变为宥贵残贫的封建特权阶层的私器。但这句话是与后世的“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一脉相承的。

应该是晋朝明显一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