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开题报告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啊???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8 10:48:58

关于国语的作者是一个颇具争议的问题。自古至今学界多有争论,现在还没有形成定论。司马迁最早提到国语的作者是左丘明,其后班固、刘知几等都认为是左丘明所著,还把国语称为《春秋外传》。但是在晋朝以后,许多学者都怀疑国语不是左丘明所著。直到现在,学界仍然争论不休,一般都否认左丘明是国语的作者,但是缺少确凿的证据。普遍看法是,国语是战国初期一些熟悉各国历史的人,根据当时周朝王室和各诸侯国的史料,经过整理加工汇编而成。

【内容】

共21卷。
• 周语3卷
• 鲁语2卷
• 齐语1卷
• 晋语9卷
• 郑语1卷
• 楚语2卷
• 吴语1卷
• 越语2卷
国语按照一定顺序分国排列,在内容上偏重于记述历史人物的言论。这是国语体例上最大的特点。

【评价】

国语在内容上有很强的伦理倾向,弘扬德的精神,尊崇礼的规范,认为“礼”是治国之本。而且非常突出忠君思想。

国语的政治观比较进步,反对专制和腐败,重视民意,重视人才,具有浓重的民本思想。

国语记录了春秋时期的经济、财政、军事、兵法、外交、教育、法律、婚姻等各种内容,对研究先秦时期的历史非常重要。

【研究参考书目】

• 薛安勤、王连生《国语译注》,吉林文史出版社,1991年 ISBN 780626138
• 董立章《国语译注辨析》,暨南大学出版社,1993年

2、语言国语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推行的把北京话作为汉民族共同语的运动。它提出“言文一致”和“国语统一”两大口号。“言文一致”是书面语不用古代文言,改用现代白话。“国语统一”是现代白话要以北京话为全国通用的国语。这个运动对于现代汉民族共同语的建立和推行,对于文体改革和文字拼音化,都有一定的贡献。

【产生的经过】

由于受到日本明治维新的影响,在清末的后十年,就已经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