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冲之是如何计圆周率的?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30 22:03:01

割圆法

五世纪 祖冲之
中国 1. 3.1415926<圆周率<3.1415927
2. 约率 = 22/7
3. 密率 = 355/113

他是这么算的
先得到一个圆,直径为R,内接一个正三角形,算出这个三角形的周长,用这个周长与直径相比,得到一个比值,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pai
接着他内接正方形,正五边形,正六边形...无限下去,每内接一个就算出相应比值。
当这个正多边形无限大的时候,这个正多边形就是圆了,而算出来的pai也就是真正的pai,既圆周长与直径的真实关系。

圆的周长除以直径啊
在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

祖冲之是如何取得这样重大的科学成就呢?可以肯定,他的成就是建立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的。从当时的数学水平来看,祖冲之很可能是继承了刘徽所创立和首先使用的割圆术,并且加以发展,因此获得了超越前人的重大成就。在前面,我们提到割圆术时已经知道了这样的结论:圆内接正n边形的边数越多,各边长的总和就越接近圆周的实际长度。但因为它是内接的,又不可能把边数增加到无限多,所以边长总和永远小于圆周。

祖冲之按照刘徽的割圆术之法,设了一个直径为一丈的圆,在圆内切割计算。当他切割到圆的内接一百九十二边形时,得到了“徽率”的数值。但他没有满足,继续切割,作了三百八十四边形、七百六十八边形……一直切割到二万四千五百七十六边形,依次求出每个内接正多边形的边长。最后求得直径为一丈的圆,它的圆周长度在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七忽到三丈一尺四寸一分五厘九毫二秒六忽之间,上面的那些长度单位我们现在已不再通用,但换句话说:如果圆的直径为1,那么圆周小于3.1415927、大大不到千万分之一,它们的提出,大大方便了计算和实际应用。
附:割圆术
魏晋之际的著名数学家刘徽在为《九章算术》作注时创立了新的推算圆周率的方法——割圆术。他设圆的半径为1,把圆周六等分,作圆的内接正六边形,用勾股定理求出这个内接正六边形的周长;然后依次作内接十二边形,二十四边形……,至圆内接一百九十二边形时,得出它的边长和为6.282048,而圆内接正多边形的边数越多,它的边长就越接近圆的实际周长,所以此时圆周率的值为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