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鱼身上有白斑和白须状的物体是什么?怎么办?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6/27 18:17:06

那是寄生虫.
(-)寄生虫鱼病:寄生性鱼病属传染性鱼病,是由寄生虫或藻类寄生鱼体所致。危害金鱼的寄生虫种类很多,几种常见的寄生虫如:白点病、寄生虫性烂鳃、鱼虱、锚头蚤、三代虫等。
(二)、寄生虫鱼病与防治:

1、白点病

病因与症状:此病多发于春末或秋初,水温16℃-24℃时是流行季节。这种病是由原生动物侵入鱼体皮肤或鳃部而引发。病原体名为白点虫或多子小瓜虫,小瓜虫属原生动物中纤毛虫的一种。镜检成虫体内具有马蹄形大核。幼虫仅有圆形、椭圆形或棒形的大核。虫体柔而可塑,形态多变。此病是观赏鱼中最为常见的多发病之一,它的发病特点是传染快,流行广,危害大。它会深入皮肤的细胞,进行无性繁殖,形成白色的小点状胞囊。小瓜虫的幼虫侵入鱼体的皮肤或鳃组织后,剥取鱼体组织作营养,引起组织增加分泌大量粘液。患有此病的金鱼在鱼体的体表、鳃盖、鳍上有许多白色的小点,严重时整个身体像覆盖着一层白霜(白色粘液),使金鱼体色暗淡,缺乏光泽,游泳无力,生长几乎停滞,常浮于水面。同时每个白点胞囊内含有许多幼小白点虫,白点虫吸取鱼体组织的营养而长大并增加数目,后来破囊而出,游到水中,再返回鱼体上侵袭皮肤,形成更多的小白点。在患病初期,病鱼会用身体磨擦硬物,希望藉此清除身上讨厌的病原体,鱼鳍从边缘开始溃烂,若不立刻治疗,病鱼身体会迅速受严重破坏而死亡。小瓜虫适宜的水温为15℃~25℃,低于10℃和高于28℃其发育停止,28℃以上时幼虫极易死亡,因此升高水温可预防小瓜虫病。小瓜虫幼虫24小时找不到寄主即死亡。

防治方法:

做好鱼池及鱼体消毒,池水陈旧污浊是白点病引发的重要原因。延长自来水晾晒期,让水“熟”透。用150V加热棒,2-3天内鱼缸内水温徐徐升至30℃以上,小瓜虫能自行脱离鱼体死亡,持续1-2天可全部杀死它,用吸虹吸出缸底污物及病原体,加适量新水。换水时应注意温差过大,致使鱼体“感冒”,让病虫乘虚侵害鱼体。

按每立方米水体用0.05—0.1克硝酸亚汞比例进行全池(缸)泼洒或者当水温在15℃以下,可在50千克水中放入0.01克硝酸亚汞,将病鱼浴洗0.5一l小时左右,然后用等温新水过洗,再放回消毒过的新水池(缸)中,稍加绿水后静养。但是要注意的是硝酸亚汞毒性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