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的花非花写的是什麽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1 05:04:14

1、这首诗通篇都是隐语,主题当是咏官妓。因为语言文字运用得巧妙,把男女欢爱之事抒写得很含蓄,富于诗意。
  2、原文
  花非花
  白居易
  花非花,雾非雾。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
  3、注释
  (1)花非花:《花非花》之成为词牌始于此诗。前四句都是三言,由七言绝句的前两句折腰而成。后两句仍为七言,有明显痕迹,表明是从七言绝句演变而来,用首句“花非花”为调名。
  (2)来如:来时。
  (3)几多时:短暂美好的。
  (4)去似:去了以后,如早晨飘散的云彩,无处寻觅。
  (5)朝(zhāo)云:此借用楚襄王梦巫山神女之典故。宋玉《高唐赋》序: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
  译文
  说它是花不是花,说它是雾吗不是雾。
  半夜时到来,天明时离去。
  来时仿佛短暂而美好的春梦?
  离去时又像清晨的云彩无处寻觅。
  4、简析
  这首诗通篇都是隐语,主题当是咏官妓。当时各级官府都有一定数目的娟妓,供那些腐朽的官僚们驱使。首句“花非花”是说官妓的容颜如花,但又并非真花。次句“雾非雾”中“雾”字是双关。借“雾”为“婺”。“婺女”即女宿星。因官妓女性,上应女宿,但又并非云雾之雾。 “夜半来,天明去”既是咏星,也是说人。语意双关,而主要是说人。官妓不同于一般的妓女,更不同于正式的妻子,她们与官僚之间互为依存,但关系又不便十分密切,只能以夜来明去为限,可谓会短别长。故末二句发出来如春梦几多时?去似朝云无觅处卜的感叹。上句言会短,下旬言别长。其中“梦”、“朝云”的描写是借用宋玉《高唐赋》、《神女赋》中关于楚王与巫山神女梦中相会的典故,以喻男女之幽会。

花非花
作者:【白居易】 年代:【唐】 体裁:【词】 类别:【未知】

花非花,雾非雾,
夜半来,天明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
去似朝云无觅处。

【注释】:
①花非花、雾非雾:说它是花么?不是花,说它是雾吗?又不是雾。
②来如句:来的时候像一场春梦,停留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