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请进,求助:痛经,右下腹更痛,为什么

来源:百度知道 编辑:UC知道 时间:2024/07/01 06:57:48
大概从22岁到现在,有三年时间了,大部分是很痛,有时候痛的都想剖腹,靠喝芬必得才能止住,但是偶尔却一点都不痛,印象中是有三次,像刚从北京到厦门时,来的前两次都不痛,没感觉的,后来这几次就又恢复那种痛不欲生的感觉了。
每次来的时候,是第一天的疼痛还能忍受,喝点热红糖水什么的,第二天感觉会更痛(不像正常人痛经一般只是第一天痛那样),这时一般都会选择吃药,芬必得,不吃药痛的什么都做不成,吃上两天,到了第四天感觉差不多了,就不吃了,然后又有一个疼痛的高潮,揪心的痛,然后就会有比较大的血块流出,这样疼痛之旅才终于结束了,后续两天就基本没有什么了。
疼的时候,是整个小腹都偏痛(可以忍受),但是右下腹更痛(无法忍受),也就是说每次痛的不行都是右下腹在作怪,很奇怪,半年前做了B超,说没有什么,后来断断续续看医生,有的说是凉了,有的说痛经很正常,一直没有找到原因。请教大家,这个是什么原因呢,有什么办法可以解决呢?好怕每个月的那几天~
重点是解释为什么右下腹痛啊,好奇怪?
为什么别人痛经一般都是一两天,而我是四天,呈现疼痛缓慢递增趋势,到一个高潮,后突然递减,就不痛了;
而且别人痛是整个小腹都痛,而我是右边更痛,好像从一个痛点辐射出来,搞得右边周围都很痛
想知道这是不是病呢,还是普通的痛经?

病因:引起痛经的因素很多,如:(1)子宫颈管狭窄,主要是月经外流受阻,引起痛经。(2)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发育不佳容易合并血液供应异常,造成子宫缺血、缺氧而引起痛经。(3)子宫位置异常,若妇女子宫位置极度后屈或前屈,可影响经血通畅而致痛经。(4)精神、神经因素,部分妇女对疼痛过分敏感。(5)遗传因素,女儿发生痛经与母亲痛经有一定的关系。(6)内分泌因素,月经期腹痛与黄体期孕酮升高有关。(7)妇科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等。
目前认为,子宫内膜和血液中前列腺素含量增高是痛经的主要原因。因为大量前列腺素对子宫有兴奋作用,可以引起子宫肌肉的强烈收缩,子宫缺血、缺氧而产生较剧烈的疼痛,所以有痛经。同样,大量前列腺素也可引起胃肠道的肌肉收缩,所以痛经的妇女还可有恶心、呕吐、腹痛等胃肠道症状。
痛经注意事项:
1)月经来潮前3-5天内饮食以清淡食物为主。应进食易于消化吸收的食物,不宜过饱,尤其应避免进食生冷食品。因生冷食品能刺激子宫、输卵管收缩,从而诱发或加重痛经。

2)月经来潮,则更应避免一切生冷及不易消化和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葱、生蒜、胡椒、烈性酒等。此期间病人可适当吃些有酸味的食品,如酸菜、食醋食品有缓解疼痛作用。

3)痛经者无论在经前或经后,都应保持大便通畅。尽可能多吃些蜂蜜’香蕉、芹菜、白薯等。因便秘可诱发痛经和增加疼痛感。

4)痛经患者平时饮食应多样化,不可偏食,应经常食用些具有理气活血作用的蔬菜水果,如荠菜、洋兰根、香菜、胡萝卜、橘子、佛手、生姜等。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者,宜常吃补气、补血、补肝肾的食物,如鸡、鸭、鱼、鸡蛋、牛奶、动物肝肾、鱼类、豆类等。

5)加强锻炼,增强体质。避免重体力劳动及剧烈运动。

有文章报道:痛经病人适量饮用葡萄酒,能够起到舒畅情志,疏肝解闷的作用,使气机和利。另外,葡萄酒味辛甘性温,辛能散能行,对寒湿凝滞的痛经症,可以散寒祛湿,活血能经;甘湿能补能缓,对气血虚弱而致的痛经,又能起到温阳补血,缓急止痛的效果。

治疗痛经的简验方

少女月经期间的轻度腰酸腹胀、乳房不适、情绪不安等,一般属于正常生理现象。但也有一些人,每逢经前经后或行经期